地产项目定位的前世今生!千万不要沦为PPT工具!

更多...

×
地产项目定位的前世今生!千万不要沦为PPT工具!
【0728房网】 王多多 2020-09-17 浏览(789)

其实我是不大愿意聊这个话题的,毕竟在自己还算漫长的职业生涯中,大部分时间里,我所从事的就是此类市场定位相关工作。选择拿自己的饭碗扒皮,也许正所谓爱得太多,爱得太浓吧。

 

首先,何谓项目定位?

它是指房地产项目在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、法规和规划的指导下,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域的经济、政治、人文和风俗习惯等,依据项目本身自有的特点和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,结合项目自身特有的其他制约因素,找到适合于项目的客户群体,在客户群体消费特征的基础上,进一步进行产品定位,包括住宅项目,商业项目,写字楼项目,工业项目等。

 

很高大上,有木有?

简言之,定位就是在合适的土地上,为合适的客户,提供合适的产品。

 

在此基础上,又延展出来了许多定位方向:


 

1.项目市场定位:也就是市场占位,即项目属于中低端刚需,还是中高端改善,还是高端奢享型?在将来入市的时候,要以什么样的营销形象示人。

 

2.项目经营定位:也就是对于开发商运营角度来说,该项目是现金流型,还是利润型,还是既要现金流又要利润的平衡型。

 

3.项目客户定位:包括两个方面,其一是客户特征研究,也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客户有购房需求?包括客户的年龄构成、职业构成、收入结构,家庭结构等。其二是客户需求研究,即客户喜好什么样的产品?包括客户喜好的建筑、景观风格,以及对于户型设计、面积大小、社区配套、产品配置的需求等。

 

4.项目价格定位:这个好理解,住宅、车位、商铺分别卖到多少钱,能够保证项目的既定利润率要求。

 

写到这,可能有人要说不对啊,为啥没有产品定位呢?为啥没有户型配比,面积段定位呢?

 

为啥没有呢?自己想。

 

在许多年前,大约2010年之前,在许多专业顾问公司服务的年代里,上述一整套定位逻辑形成的报告,出售给开发商的时候,内容少则一百多页的PPT,多则搞出来三五百页的PPT也没啥大惊小怪,毕竟顾问报告是要卖钱的,越厚的报告才越拿得出手。

 

这阶段的项目定位,还是比较经典的“大而全”模式,依托详细的市场摸排调研,给予项目丰富的竞争突围联想空间,更多是从整体规划开发建议,物业发展建议的角度出发,最后落到营销策略上面。那是一个项目前策引导营销策划的年代。

 

但无论多厚的PPT定位报告,核心结论仍旧定位的四大护法:市场定位、经营定位、客户定位、价格定位。

 

时间进入2015年前后,许多开发商有意或无意中,逐步形成自己的产品系列,不管系列的称谓如何变化,但99%的产品系列,无外乎三种类型:1.城市刚需系列,2.城市改善系列,3.城市豪宅系列。

 

核心区别在于,不同开发商对于每种产品系列,所对应的户型配比,面积段构成不同,相应不同产品系列所对应的成本配置不同,比如景观园林的造价、建筑立面和部品材质、售楼处和示范区标准不同等等。

 

这个阶段的项目定位,更像是既定条件下的完形填空题,根据已有产品系列选择合适的的户型配比,继而选择对应的产品配置标准。项目定位工作缺少策划思维,也就没了灵魂,更像是一种调研工具。

 

虽然这个阶段的定位报告,已经压缩到了几十页的PPT,但核心结论,仍旧离不开定位的四大护法。

 

那么,定位的四大护法,还能护住法吗?

 

先来看,第一大护法---项目市场定位。其实我都不愿意承认它算一个护法。

一个项目最终呈现出来的市场占位,以及入市时的项目档次形象,在拿地阶段就已经被注定了。

 

如果企业战略性进驻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,那只要看老板的拿地决心即可,哪怕特别刚需的区域,也可能拍出来豪宅的地价来。

 

如果是在大家很熟悉的区域拿地,那么意向拿下该地块的所有开发商,对该地块的价值判断,估摸着也都半斤八两,谁也不可能剑走偏锋。

 

再看第二大护法---项目经营定位。其实我都不愿意承认它算一个护法。

什么是经营?拿地是为干啥?谁还不是为了用更少的钱买地,希望卖到更高的房价?同时希望快速开发,快速回款。这个年代难道还要坐等地块升值,捂盘惜售?无论是刚需地块,改善地块,豪宅地块,万变不离其宗。

 

说说第三大护法---项目客户定位。这个重点来谈谈。

近几年很多公司都成立了客研部门,并且把客研部门独立出来了。每家企业对客研的定义也不太一致,但从字面意思来看,大致就是通过客户研究、指导产品研发。

 

那么如何进行客户研究,进而指导产品研发呢?

大致有四个逻辑方向。


 

1.基于市场现状调研:转一转各家售楼处,拿着调研表,挨个看看人家都是怎么产品构成和配置。

 

很原始,但是很实际的市场研究方法。不过这也只能反映目前的现状,热销的产品类型是原始过往市场的存在,未来市场支撑这种存在的因素,还是否存在?通过现状调研,也很难预测未来。

 

2.基于历史成交数据:成交大数据分析,很多机构都在使用,通过成千上万条成交数据,以各种复杂图表交叉对比分析,来判定哪种户型和面积段卖得最好,哪种产品滞销。

 

很原始,但不是很实际的市场研究方法。因为市场卖得最多的户型和面积段,同时也肯定是市场供给量最大的产品类型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啥市场要供给这些热销的产品?未来支撑这种热销产品的市场因素还能否存在?同样很难预测。

 

3.基于客户访谈摸排:目前有很多专业的客户访谈调查公司,以统计学的原理,随机选择某些人群进行专业针对性的客户访谈,随后汇总统计结果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。

 

看起来很科学,但同样不是很实际的市场研究方法。设想一下,如果能够用统计学的原理,择机选择的客户访谈对象代表项目的潜在购买客群,那么整个项目定位工作,其实就没存在的必要了。因为大可以把统计学的原理,所涵盖的访谈对象覆盖面,再扩大十倍、一百倍,那么定位精准度岂不是特别高了。

 

4.基于土地-客户-产品。出发点是土地价值的研判,以土地价值来选择客户类型,以客户分类来落位产品构成。不同的产品细分对应于不同的项目盈利能力,面积贡献率,通过土地价值进行最优化组合。

 

这是我本人特别推崇的方法,它基本不掺杂主观因素影响,是基于土地价值诉求的,原生性的项目定位方法论。有机会专门聊聊这个话题。


 

说完三大护法,最后说下第四大护法---项目价格定位。其实我都不愿意承认它算一个护法。

 

传统意义上的价格定位,指的是在项目开盘前的价格表的确定,通过蓄客数量的多少,摸排客户对不同户型的倾向程度,对于不同单元楼型的偏爱程度,最终落位到单元价格差、楼层差、楼栋价差、户型以及面积价差。

 

拿地定位阶段的所谓价格定位,其实是一种价格预期,它牵扯到企业成本体系,拿地动机等因素,真不是拿地阶段定位的事。

 

 

头部房企垄断倾向集中化的趋势不可避免,各家产品标准化早已成熟,留给市场研究人员做产品定位的空间真的不多了。

 

传统意义上的户型配比、面积段定位,此类定位价值的存在感逐渐弱化,更多沦为按照固定模板撰写PPT的上会工具人员,这也许是行业不断更迭之下,大多数市场研究工作者的归宿。

 

未来的市场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,我认为会将逐步归于三大类:

 

1.投资辅助:关于市场量、价的统计研究工作,其实这块工作更多应该归属于营销策划范畴。关于投资时机、区域价值的研判,其实这块工作更多又归属于投资人员的工作范畴。未来的投资条线,也许只需要投资人员+营销策划人员就够了。

 

2.研发辅助:客研定位,以土地价值研判为基础,围绕土地-客户-产品的核心维度,运用各种调研及统计学方法,为产品研发和成本配置服务的前端研究部门。

 

3.营销辅助:以企业自身独特的客户优势和服务资源优势为依托,研究如何与营销更好的结合做创新营销为目的,寻找新媒体研究,更好的服务营销策划,即市场研究及营销策划;此外同步完成市场定位、客户研究等传统定位研究工作。

这可能是未来市场研究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,市场即营销。

 

希望每一个市场研究人员,都不要沦为PPT工具研究人员,多思考自己未来的价值在哪里。

 

千万不要让自己沦为PPT工具,那是这个行当的悲哀。

(作者:四哥T,来源:四哥观楼,本文最终解释权归原文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 
  • 输入手机号查询您的现金红包